近日,長春地鐵公司向中國鐵建發來表揚信,對中國鐵建長春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項目建設者提前1個月高質量實現試運營目標表示衷心感謝。
長春地鐵2號線是長春市首次采用BT模式建設的地鐵。該項目由中國鐵建投資集團負責總承包管理,中國鐵建所屬12個單位承擔施工任務。自8月30日開通試運營以來,不到1個月時間,來自北京、天津等地的地鐵公司紛紛來長春地鐵2號線參觀學習。
追隨著“取經人”的腳步,記者來到長春地鐵2號線,探尋該項目創譽創效的秘訣……
“搭積木”建起高科技車站
長春地鐵2號線全長20.5公里,全部為地下線,設18座車站和1個車輛段,其中雙豐站、興隆堡站、西環城路站、建設廣場站4座車站,是我國首次采取裝配施工工藝建設的地鐵車站。
所謂裝配技術,就是利用起重設備將工廠預制好的混凝土構件在現場像搭積木一樣組裝在一起,具備綠色環保、機械化作業、施工干擾小等特點。工廠化預制生產、現場快速拼裝建成,非常適合東北嚴寒地區年施工時間短的氣候條件。
項目上場初期,國內外尚未有關于裝配式地鐵車站研究及其應用的文獻資料,考驗和挑戰接踵而至。面對大型預制構件吊裝、基底平整度、拼裝精度、拼裝裝備功能和精度要求高、注漿及防水特殊性等技術重難點問題,中國鐵建各參建單位成立了科技攻關小組,自主研制了專用拼裝裝備,填補了我國預制裝配式地鐵車站專用拼裝設備研制空白。拼裝裝備車、拼裝臺車等7項設備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地鐵裝配式車站施工方法被評為國家級工法。預制構件裝配式地鐵車站的成功應用,使我國地下工程預制裝配技術登上了新高度。
鬧市中施工“悄無聲息”
長春地鐵2號線沿線交通極為繁忙。施工中,建設者認真研究施工圖紙,科學設計征地拆遷、交通導改方案,盡可能減少施工對市民的干擾。
在長春市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鐵建投資集團及各參建單位采取交通導改“占一還一”方案,有效保證了建設期間的交通暢通;在水、電、通信等管線遷改前,他們事先進行調查并理清思路,制定合理的排遷方案,提前埋設管線,并以最短時間接入,避免了對社區居民、企業、商戶的影響;他們還以高標準設立施工圍擋,并留有人行步道以及公交車站位,充分考慮了當地市民的出行便利。
今年7月,當全線圍擋陸續拆除后,一座座漂亮地鐵站呈現在市民面前。市民們不由得感嘆:“沒感覺到施工單位拉土斷路,地鐵怎么就建設好了呢?”
同心下好“鐵建一盤棋”
1家總承包單位、12家兄弟單位負責施工,點多線長、管理跨度大,涉及專業多、環節多、接口多、風險多,如何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此外,各施工單位施工組織、項目管理不均衡等問題也客觀制約著項目創譽創效。
為此,指揮部積極理順內外關系,建立了核心明確、團結協作、分工負責的“鐵建一盤棋”協同機制。中國鐵建投資集團發揮總承包管理優勢,對具有共性的征拆、交通導改、設計圖紙等問題,反復與業主、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落實責任,建立問題銷號機制。在內部管理上,他們強化對各施工單位的指導督促,特別是對落后標段進行重點幫扶,通過組織“技術比武”“百日大干”“爭先創優”等活動,將施工進展引向深入,提前1個月實現通車試運營目標。
在BT模式下,資本金利息結算與資本金回購直接影響項目創效。經過不懈努力,2015年9月,他們與相關方簽訂項目權利義務轉讓協議和股權轉讓協議,前期投入的20億元資本金實現提前6年完成回購,為項目創效吃下“定心丸”。
如今,長春地鐵2號線內,200幅廣告燈箱照片為這座高顏值地鐵再添一抹亮色,或記錄著地鐵施工的宏大場景,或鐫刻著忘我工作的動人時刻,或銘記著精益求精的點滴細節……猶如200面鮮艷的旗幟,成為對中國鐵建建設者的最高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