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樣板”含“金”量十足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時間:2022-09-07 瀏覽次數:

□記者 胡楊

老牌經濟大省再度煥發生機與活力。今年上半年,山東經濟增量位居全國之首,超過了廣東、江蘇。

究其原因,有山東依托自身在保障人民群眾“菜籃子”方面的傳統優勢,同時還疊加了利用傳統工業城市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戰略契機,綜合形成了山東在打造鄉村振興和高端產業發展方面的“齊魯樣板”。在這一過程中,農業銀行“為之計深遠”,源源不斷地為其提供金融支持,令壽光從冬季只吃得上蘿卜、土豆、白菜,一路成長為蔬菜種糧年繁育能力16億株的“中國蔬菜之鄉”;同時以交通“補短板”,幫助山東打破“海強河弱”的格局,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民以食為天” 大棚菜變身大產業

山東壽光三元朱村是我國大棚菜的發源地,曾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村、中國十大特色經濟村。1989年,該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帶領17名黨員試種冬暖式蔬菜大棚成功,由此掀起一場遍及全國的“綠色革命”,結束了我國北方冬季吃不到新鮮蔬菜的歷史。

與大部分共同富裕的故事相同,三元朱村的致富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盡管王樂義千辛萬苦從外地帶回種植技術,但由于當時的村民思想比較保守,加之一個冬暖式大棚要投資6000多元,因此,不論王樂義如何號召,村民們都不愿意冒這個險。

“這筆錢在當年不是個小數目?!毕露Q心要帶領全村致富的王樂義想到向銀行貸款。他找到農行,自己出面為大家做擔保,最終申請到9萬元的資金支持。隨后,他帶頭砍掉地里的莊稼,搶抓農時建起17個蔬菜大棚。當年12月,頂花帶刺的黃瓜被端上三元朱村村民的餐桌,打破了當地冬季蔬菜品種單一的局面。

如今,壽光早已是家喻戶曉的“中國蔬菜之鄉”,培育蔬菜新品種53個,以王樂義名字來命名的“樂義”蔬菜成為蔬菜產業中的全國馳名商標,“樂義”牌黃瓜被定為中國名牌農產品。

30多年過去,冬暖式蔬菜大棚已進化到第五代,能夠抵御零下28攝氏度的低溫天氣,并廣泛應用到全國。而造價更高的智能大棚則主要用于旅游觀光,能通過手機按鍵調節室內溫度濕度、澆水施肥,以此實現智慧產業化、產業智慧化。

在持續不斷提質創新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是農行給予的金融扶持。1998年,山東省壽光蔬菜產業集團(以下簡稱“壽光蔬菜產業集團”)正式成立,由此開啟壽光蔬菜的產業化之路。作為全國首批151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壽光蔬菜產業集團主要圍繞蔬菜的全產業鏈運作,經營范圍涵蓋蔬菜種子研發、工廠化育苗基地、標準化種植、蔬菜精深加工、進出口、冷鏈物流、農業技術培訓、農批市場運營等。

“我們已經與農行合作十余年了?!睋酃馐卟水a業集團董事長馬曉梅介紹,包括固定資產貸款、流動資金貸款在內,截至2022年7月末,農行給予該公司的貸款支持已經達到2.3億元。

除信貸支持外,農行還與壽光蔬菜產業集團成立了蔬菜供應鏈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將蔬菜下游的采購、上游的供應商以及農業種植戶根據實際交易場景建立緊密聯系,極大縮減了蔬菜供應鏈業務的結算時間,由此提高結算效率?;谶@一平臺,3200余家合作社及合作社中的農戶不用再擔心資金回收問題,農行提供的5000萬元資金形成擔保交易,進一步保障了蔬菜種植戶們的權益。

王宏強是三元朱村的一名“95后”村民,從部隊轉業回鄉后,他在政策的支持下種起大棚菜。與老一輩相比,王宏強這一批“新農民”更有知識、更具想法,加之現在的蔬菜大棚自動化程度比較高,在科技助力下,經營效率也在提高。

王宏強就是當下壽光蔬菜種植戶年輕化的一個代表?!皩τ谛碌氖卟似贩N,壽光農民的接受能力非常強?!瘪R曉梅表示,壽光農業從業人員的年齡結構目前發生了很大轉變,從之前的“老齡化”轉變為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投身水果蔬菜產業?,F在設施農業最新的品種、最高端的渠道,往往來自年輕一代種植群體。

當年,通過種植大棚黃瓜造就17個雙萬元戶的三元朱村不搞封鎖搞傳播,全面推廣大棚種植技術。如今,產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壽光蔬菜也敞開大門,想方設法為設施蔬菜的國際交流創造有利條件。每年,壽光蔬菜產業集團都會舉辦兩次國際種博會,集中展示來自國際種業研發機構、種子企業的超5000個優良品種。

交通補“短板” 小清河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除“農業大省”外,山東還是“海洋大省”,全省海岸線長達3024.4公里,大陸海岸線占全國海岸線的六分之一,居全國第二位。但與廣東、江浙地區相比,山東的內河航運卻不占優勢,這使得相關運輸主要以陸上形式完成,運力有限、成本更高。

2019年,伊萊特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生產制造出“直徑15.6米奧氏體不銹鋼鍛環”,能夠應用于我國最新的核電技術中。但這組全球單體最重、直徑最大的巨型鍛件,卻在發運環節出現困難。

作為能應用于我國最新核電技術中的巨型鍛件、被戲稱為“乾坤圈”的鍛環,將用于承載核電機組堆容器7000噸的重量,相當于頂著100節動車組。這個周長近50米的鍛環通體光滑平整,沒有一道焊縫,也無法被解體。要想把這個“大家伙”運抵目的地,需動用總長度近30米、寬近16米的特種專用車輛,運輸時要占用5個車道,由山東濟南出發,經由高速公路運抵濰坊港,再通過海運送至遼寧大連,全程耗時兩天,費用高達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

由于“乾坤圈”體積巨大、陸運距離較長,其運輸離不開各方面的配合和協作。其中,運輸公司要對全部路程進行實地勘測,特別對一些橋梁橋洞、窄路彎道、交通設施進行詳細計算和嚴格論證。而為了保證“乾坤圈”的運輸效率和國家重大項目的建設進度,山東省交警、交通、高速等部門也多次召開協調會議進行策劃組織。運輸過程中,部分高速路段最外側需要拆下一段護欄,十幾個收費站和重要路段立交橋、匝道不得不臨時關閉。

但隨著小清河的復航,像“乾坤圈”一樣適合水路運輸的貨物再也不會為運輸而犯難。歷史上,小清河自開掘以來的880多年間,在泄洪、排澇、灌溉、航運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小清河因水深不足、公路運輸沖擊等因素逐漸衰落并停航。

考慮到小清河作為山東內河水運大通道的地位,其復航也被正式提上日程。據悉,小清河復航后,海河聯運每年可以分流2000多萬噸的公路運輸量,極大緩解濟青高速、膠濟鐵路等交通干線的陸路運輸壓力,區域交通運輸結構得以優化。與此同時,小清河復航工程的實施還可以直接拉動港口、臨港物流園區、船舶運輸、旅游等航運相關產業發展,擴大就業,初步測算能夠增加就業崗位10萬人以上。

更重要的是,只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完善,山東的高端產業才能更無后顧之憂發展壯大,諸如“乾坤圈”等特種先進設備才能更順利地發運并“上崗”。據中鐵建投山東小清河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紀彥介紹,小清河途經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5市,全程237公里,是山東中部地區重要的工業走廊,沿線企業眾多,僅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就有20多家,這也使得小清河復航工程入選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的第一批優選項目。

航運基礎設施建設周期長、資金量大,正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支持的重點。目前,農行已為中鐵建投山東小清河開發有限公司授信90億元。據農行山東省分行大客戶部經理許傳冬介紹,其中60億元項目貸款用于小清河復航工程建設,30億元用于補充中央轉移支付補助資金缺口,目前已投放3筆,累計金額達到27.37億元。

據中鐵建投山東小清河開發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李萬進回憶,農行是所有合作銀行中第一家授信審批的機構,基本實現了項目融資需求的全覆蓋,且對資金成本下調較多。除項目貸款外,農行還批復了1年期流動資金貸款,相當于周轉貸款,用于長短期資金的搭配使用,也起到了有效降低項目成本的效果。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